饵料和日采收率对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张登沥
周洪琪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上海 ,上海 
关键词
轮虫; 饵料; 日采收率; 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 [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采用10种饵料、不同日采收率进行试验,通过观察轮虫的密度和怀卵率变化,比较饵料、日采收率对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⑴采用酵母、光合细菌和小球藻混合饵料,轮虫的密度和怀卵率比单独使用酵母高。轮虫的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怀卵率差异显著(P<0.05)。投喂第6种饵料时轮虫达到的密度最高,最高密度达2123个/mL,怀卵率也最高,最高达59.9%,轮虫怀卵率高低提前反映轮虫密度的变化。⑵采用酵母、光合细菌和小球藻混合饵料,酵母的不同用量对轮虫密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酵母最适投喂率为2.0。⑶日采收率20%对提高轮虫培养的密度和怀卵率有显著作用,明显高于10%(P<0.01)。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Culture of the rotifer Brachious plicatilis fed on baker’s yeast. Hirata H,Mori Y. Fish Farming . 1967
[2]  
生物饵料培养[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明耀主编, 1995
[3]   利用啤酒酵母活菌株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研究 [J].
张道南 ;
白利平 ;
张毅 ;
穆景安 ;
乔振国 .
水产学报, 1983, (02) :113-124
[4]   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对轮虫繁殖的影响 [J].
王鉴 ;
祝国芹 .
水产科学, 1994, (05) :23-25
[5]   面包酵母添加光合细菌和Vc后培养轮虫的效果 [J].
王金秋 ;
李德尚 ;
董双林 ;
张晓键 ;
谭兵 .
水产科技情报, 1999, (01) :2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