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合法性的双重面相及其生成逻辑——基于杭州6家“引领型”社会服务组织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超 [1 ,2 ]
朱俊瑞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合法性机制; 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关系网络;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8.01.012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从结构视角和建构视角相结合的中层视角看,社会服务组织的合法性可分解为政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在当前中国的制度情境下,其合法性机制的建构策略对应为体制嵌入和关系动员。杭州市6家"引领型"社会服务组织的案例研究表明,在社会治理的制度情境和社会服务的文化情境的双重作用下,组织合法性机制呈现出体制弱嵌入和关系强动员的双重面相。体制弱嵌入的主要策略是政治承认与松散联结,关系强动员的主要策略则是位置建构和集体行动。双重面相代表了成熟阶段社会服务组织的合法性机制,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类型,充分反映了社会组织通过反思性实践与社会情境的互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身份焦虑: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性困境及其突破 [J].
张超 .
社会工作 , 2017, (01) :73-80+111
[2]   为创新而竞争: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 [J].
何艳玲 ;
李妮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70 (01) :87-96
[3]   中国转型秩序及其制度逻辑 [J].
何艳玲 ;
汪广龙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6) :47-65+205
[4]   社会服务组织的边界生产——基于Z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研究 [J].
黄晓星 ;
杨杰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6) :99-121+244
[5]   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 [J].
王思斌 .
河北学刊, 2013, 33 (06) :108-113
[6]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3, (03) :5-28
[7]   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 [J].
王诗宗 ;
宋程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5) :50-66+205
[8]   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 [J].
朱健刚 ;
陈安娜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1) :43-64+242
[9]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
[10]  
反思社会学导引.[M].布尔迪厄;华康德.商务印书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