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社会分层这一“社会事实” ,大多数研究者是通过“收入分层” ,“经济分层” ,“政治分层” ,“职业声望分层”乃至“消费分层”等来加以探讨的。无疑 ,这种用客观社会指标来分析、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今后它仍然是揭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但是 ,我们还应看到 ,社会分层不单是一种社会事实 ,而且还是一种心理事实。也就是说 ,社会分层不但可以通过社会指标 ,例如 ,收入、财富、权力、声望、教育机会等来加以客观评价 ,还可以通过自我认定 ,进行主观评价 ,这也就是本文所讲的“阶层归属意识”。具体来说 ,表现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 ,本人所做出的阶层归属的主观认定 ,是归属于上层 ,中上层 ,中层还是中下层 ,下层等。显然 ,一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存在 ,反映了用不同社会指标或综合社会指标来进行社会分层的这一社会事实 ;另一方面 ,这种阶层归属意识的本身又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心理存在。从现实上看 ,客观的社会分层与带主观色彩的阶层归属意识难免会有不一致 ,不重叠之处 ,尽管如此 ,阶层归属意识本质上仍是一种社会存在 ,是现实社会分层结构的反射物。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试图从阶层归属意识的角度 ,并根据1 999年对广州市居民的有关调查 ,来分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