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盐城市为例附视频

被引:9
作者
任黎 [1 ,2 ]
杨金艳 [3 ]
相欣奕 [4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3]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
[4]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法; 指标体系; 盐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盐城市发展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盐城市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该区域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77 +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运用文化理论和模糊网络分析评价黑河中游最优水资源管理风格 [J].
张小君 ;
钟方雷 ;
徐中民 ;
尹小娟 .
冰川冻土, 2013, (01) :224-232
[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崔岩 ;
冯旺 ;
马一茗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 (06) :705-709
[3]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测评[J]. 杜娟,骆华松,胡志丁. 水资源研究. 2010 (02)
[4]   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J].
罗军刚 ;
解建仓 ;
阮本清 .
水利学报, 2008, (09) :1092-1097+1104
[5]   基于集对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 [J].
姜军 ;
宋保维 ;
潘光 ;
王鹏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3) :421-424
[6]   山东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结构研究 [J].
张晓青 ;
李玉江 .
资源科学, 2006, (02) :13-21
[7]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 [J].
陈守煜 .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02) :33-38
[8]  
沿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胡吉敏.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需水量理论及应用[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张丽著, 2005
[10]  
中国水资源评价[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