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旗飞播沙打旺草地群落演替初探

被引:4
作者
汪有科
李代琼
从心海
梁一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沙打旺; 草地群落; 地椒; 优势种; 草地; 本氏针茅; 群落演替; 生态演替; 初探;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5.01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飞播沙打旺作为一个改良退化草场的重要途径,已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运用。研究沙打旺群落演替,不论从生态学角度,还是从改良草场的角度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试图采用一些定量的方法,对沙打旺群落的演替及优势种竞争的平衡状态做一初探。一、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陕西省吴旗县属于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区划属温带灌丛草原区。天然草地以地椒+本氏针茅+冷蒿群丛(Ass.Thymus mongolicus+Stipa bungeana+Artemisia figida)为主,共有22种植物。飞播沙打旺从1975年开始,迄今有10年的历史。一般沙打旺生长8年后开始衰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M].阳含熙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1,
[2]  
理论生态学.[M].[美]梅(R·M· May) 著;孙儒泳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0,
[3]  
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M].[美]考克斯(G·W·Cox) 著;蒋有绪 译.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