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以结合农业机械应用为导向

被引:12
作者
曹磊
陈超
机构
[1]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开发; 评价; 农业机械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少有结合农业机械化来统筹考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本文结合农业机械化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期结合农业机械化需求来改进土地整治技术、更合理的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应用和区域农业现代化。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考虑区域特点,本文建立了包括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和农机总体应用特性共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到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 485万hm2,且总体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道县中南部,该区域属于道县的平岗区,地势高差变化相对小;在来源地类上,主要以其他草地为主;在农业机械应用上,道县总体应用条件一般,但在集中分布区域应用条件尚可。以耕地后备资源的特征为主导因素,将全县划分为开发主导区、整理主导区和生态保育区。开发主导区,是该县耕地后备资源大规模开发的优先区域。坡度在6°以下的耕地后备资源,可配置中型的耕整机械和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6°15°的后备资源类型,宜采用中小型或小型农业机械。整理主导区,区内耕地后备资源适宜纳入到现有耕地资源中一并进行整理,农业机械尺寸取决于该区耕地资源条件。该区大部分总体平坦的耕作区域适合于中型农业机械;山丘冲田以及坡田,耕地散而破碎,适合于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生态保育区,进行开发的优势度低,除泡水周边耕地可采用中型农业机械外,其他区域适合采用人力控制的微型农业机械。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部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特征差异对农机应用影响分析 [J].
陈超 ;
曹磊 ;
钟毅 .
农机化研究, 2013, 35 (01) :34-37
[2]   农业机械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 [J].
胡章广 ;
陈国才 .
湖南农机, 2012, 39 (05) :12+14-12
[3]   浅谈农业机械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 [J].
赵立新 .
农民致富之友, 2011, (21) :55-55
[4]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刘新逢;高英武;.福建农机.2010, 02
[5]   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研究 [J].
易中懿 ;
曹光乔 ;
张宗毅 .
农机科技推广, 2009, (07) :13-15
[6]   实施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J].
吉林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联合课题组 ;
许建功 ;
胡延生 ;
范亚平 ;
曲祥仁 .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6, (12) :8-10
[7]   实施土地整理 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J].
沈勤鲁 ;
黄锦东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5, (04) :14-17
[8]   有效利用耕地 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J].
谢少燕 ;
梁自力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5) :8-11
[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S].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行业标准-土地管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