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型杂交稻超高产光合生产研究

被引:3
作者
段红平,洪汝科,师常俊,秦德林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粳型杂交稻,超高产,光合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作物群体物质生产研究法对粳型杂交稻“榆杂29”超高产的光合生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粳型杂交稻产量15t/hm ̄2的群体生产率(CGR)19.7~25.3g/m ̄2·d.CGR变化在同一地区呈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海拔地点的CGR存在差异。超高产的CGR变化特点是齐穗后10天至成熟出现第二个峰值(24.5~42.7g/m ̄2·d);孕穗期叶面积指数(LAI)达最大值9.26~9.58,抽穗后20天仍保持较高值的LA15.99~7.43.本田期平均净同化率(NAR)333~4.8Ig/m ̄2·d,提高本田期两头的NAR是粳型杂交稻超高产的关键。超高产与组合的不落粒性、灌浆期长、穗大有关。超高产的技术路线有两种,构成产量的光合产物形成有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杂交稻高产群体光合生产研究 [J].
黄育民,李义珍,庄占龙,郑景生,余瑞远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 (01) :7-12
[2]  
作物栽培学各论[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刁操铨 主编, 1994
[3]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
[4]  
水稻生理[M]. 科学出版社 , 潘瑞炽 主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