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退耕还林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晓萍
高照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中尺度; 土地利用; 退耕还林; 空间布局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82803 ;
摘要
本文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以2000年中心比例尺1:15000的彩红外航片和2003年同比例尺下退耕及土地利用实地调查为基础,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2000~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的主要类型及方向,并构建退耕指数及退耕影响系数,分析了距研究区内公路及城镇不同范围的布局特征。结果表明:3年间利用类型转换集中体现在草地和旱坡耕地向人工造林地转移,人工造林用地年增加速率达34.5%。人工造林用地面积迅速增加,是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特征。受地貌发育规律影响,距公路以远退耕指数呈下降趋势,2km处为峰值,是全区水平的1.35倍;距公路以远退耕影响系数为增加趋势,在6km处达峰值,是全区水平的5.2倍。受城镇化发展影响,4km范围内退耕指数和退耕影响系数均显著小于4km以远范围,说明4km以远受城镇发展影响减弱,黄土丘陵农业景观占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