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志刚
丁璇
曲春城
冀勇
张纪庆
李涛
王成伟
潘顺
机构
[1]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 手术夹闭; 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对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作初步分析。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113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手术夹闭61例病人共62个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52例病人共54个动脉瘤。病人术前状态采用Hunt-Hess分级,颅脑CT采用Fisher分级,术后1个月和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全部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手术夹闭组术前Hunt-HessⅠ~Ⅲ级53例,39例预后好,Ⅳ~Ⅴ级8例,3例预后好;术前CT Fisher分级Ⅰ~Ⅱ级35例,30例预后好,Ⅲ~Ⅳ级26例,13例预后好,术前Hunt-Hess分级和CT Fisher分级与mRS评分呈正相关。介入栓塞组术前Hunt-HessⅠ~Ⅲ级42例,33例顶后好,Ⅳ~Ⅴ级10例,2例预后好;术前CT Fisher分级Ⅰ~Ⅱ级37例,32例预后好,Ⅲ~Ⅳ级15例,7例预后好,术前Hunt-Hess分级和CT Fisher分级与mRS评分呈正相关。同一术前Hunt-Hess分级及CT Fisher分级在手术组和介入组病人中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均适合的动脉瘤,处于同一术前Hunt-Hess分级或CT Fisher分级的病人,不论手术夹闭还是介入治疗,术后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高龄、术前Hunt-Hess分级差的病人首选介入治疗。两种治疗办法的长期疗效对比仍有待于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40 / 8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合理选择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J].
吴中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08) :453-453
[2]   脑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竞争还是互补? [J].
魏学忠 ;
梁国标 ;
冯思哲 ;
李志清 ;
于春泳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08) :454-456
[3]   老年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初步体会 [J].
马建军 ;
董克辛 ;
梁国标 ;
张商商 ;
刘永明 ;
罗伟环 ;
马忠华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 (07) :451-451
[4]   微弹簧圈急诊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25例 [J].
黄昌仁 ;
陈礼刚 ;
董劲虎 ;
刘亮 ;
刘洛同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06) :404-405
[5]   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J].
顾宇翔 ;
毛颖 ;
宋冬雷 ;
周良辅 ;
朱巍 .
中华外科杂志, 2006, (06) :412-415
[6]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J].
王义宝 ;
欧绍武 ;
刘云会 ;
王运杰 ;
张久伟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 (11) :21-23
[7]   急诊夹闭与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初析 [J].
刘隆熙 ;
石岭 ;
江澄川 ;
冷冰 ;
赵经郊 ;
刘永吉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5, (03) :283-285+288
[8]   血管内栓塞治疗椎基底动脉瘤(附245例报告) [J].
吴中学 ;
王忠诚 ;
张友平 ;
李佑祥 ;
杨新健 ;
姜除寒 ;
张静波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06) :29-33
[9]  
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 (ISAT) of neurosurgical clipping versus endovascular coiling in 2143 patients with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 randomised trial[J] . Andrew Molyneux.The Lancet . 2002 (9342)
[10]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drocephalu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J].
Sheehan, JP ;
Polin, RS ;
Sheehan, JM ;
Baskaya, MK ;
Kassell, NF .
NEUROSURGERY, 1999, 45 (05) :11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