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对中黑苜蓿盲蝽的毒力测定方法及9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14
作者
李国平
封洪强
杨士敏
李秀杰
邱峰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中黑苜蓿盲蝽; 杀虫剂; 毒力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中黑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目前是河南省关键棉花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中黑苜蓿盲蝽成虫的日龄、性别、密度和食物的有无对瓶膜法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农药对中黑苜蓿盲蝽毒力的生物测定方法。将羽化10d内的成虫(不分雌雄)1~3头装入具有待测药膜的20mL闪烁瓶中,每瓶加1块四季豆作为食物,24h检查死亡率。用此法测定的9种杀虫剂对郑州中黑苜蓿盲蝽种群的毒力为:毒死蜱>硫丹>氯氟氰菊酯>甲萘威>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咪>抗蚜威>溴氰菊酯,LC50分别为0.275、0.335、8.130、16.782、18.684、23.805、27.767、63.420μg/mL和68.451μg/mL。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Bt棉花商业化的环境影响与风险管理策略 [J].
吴孔明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 (01) :1-4
[2]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J].
李号宾 ;
吴孔明 ;
杨秀荣 ;
徐遥 ;
姚举 ;
汪飞 ;
马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199-205
[3]   非靶标害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虫量消长动态与原因分析 [J].
徐文华 ;
王瑞明 ;
吉荣龙 ;
吴翠英 ;
曹琴 .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03) :36-38
[4]   麦套夏播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棉花学报, 1998, (05) :32-39
[5]   中黑盲蝽的寄主植物和越冬场所研究 [J].
姜典志 ;
杜国忠 .
昆虫知识, 1996, (05) :264-266
[6]   棉盲蝽生态学特性的研究Ⅰ,温度、湿度对棉盲蝽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的作用 [J].
丁岩钦 .
植物保护学报, 1963, (03) :285-296
[7]  
Seasonal abundance of the mirids, Lygus lucorum and Adelphocoris spp . (Hemiptera: Miridae) on Bt cotton in northern China[J] . K Wu,W Li,H Feng,Y Guo.Crop Protection . 2002 (10)
[8]  
Seasonal expression profiles of insecticidal protein and 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Helicoverpa armigera for Bt Cotton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f China. Wan P,Y Zhang,K Wu, et al.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