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的M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建模

被引:13
作者
杨红平 [1 ]
傅卫平 [1 ]
王雯 [1 ]
师彪 [2 ]
杨世强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2]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改进PSO-BP神经网络算法; 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 预测;
D O I
10.19650/j.cnki.cjsi.2012.08.026
中图分类号
TH123.3 [];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群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模型,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以机械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和切向接触刚度作为算例。考虑结合面配对副材料、接触载荷、表面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和结合面间的介质作为主要因素,对8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进行预测建模,并对仿真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种影响因素组合下的机械结合面法向和切向接触刚度较高精度的建模和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856 / 18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改进的PSO算法在摊铺机行驶控制器中的应用 [J].
李文 ;
罗恩韬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1, 25 (04) :372-376
[2]   基于改进粒子群与神经网络的机械结合面法向刚度建模 [J].
杨红平 ;
傅卫平 ;
师彪 ;
王雯 ;
杨世强 ;
王伟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3) :219-223+233
[3]   小波系数表征机械加工表面分形特征的计算方法 [J].
杨红平 ;
傅卫平 ;
王雯 ;
杨世强 ;
李德信 .
仪器仪表学报, 2010, 31 (07) :1454-1459
[4]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发酵过程模型参数估计 [J].
薛尧予 ;
王建林 ;
于涛 ;
赵利强 .
仪器仪表学报, 2010, 31 (01) :178-182
[5]   改进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J].
师彪 ;
李郁侠 ;
于新花 ;
闫旺 .
计算机应用, 2009, 29 (04) :1036-1039
[6]   机床结合部特性的理论解析及应用 [J].
赵宏林 ;
丁庆新 ;
曾鸣 ;
刘学杰 .
机械工程学报, 2008, 44 (12) :208-214
[7]   机械结合面切向接触阻尼的神经网络结构化建模 [J].
温淑花 ;
张学良 ;
倪润堂 .
农业机械学报, 2002, (01) :87-89
[8]   Measurements of pressure and area dependent tangential contact stiffness between rough surfaces using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J].
Kartal, M. E. ;
Mulvihill, D. M. ;
Nowell, D. ;
Hills, D. A. .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11, 44 (10) :1188-1198
[9]  
A new and improved vers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global–local best parameters[J] . M. Senthil Arumugam,M. V. C. Rao,Aarthi Chandramohan.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