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2000年印度洋与中国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层及平流层气溶胶变化和输送特征

被引:11
作者
王开存
李维亮
白立杰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4]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气溶胶; 经向变化; 布鲁尔-多普森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美国SAGEII (StratosphericAerosolandGasExperimentII)卫星最新版 ( 6.0版 )1 .0 2 0 μm通道逐日气溶胶消光系数资料 ,得出了对流层中上层及平流层 ( 1 0km以上高度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低纬度大 ,在印度洋的岛屿上空有三个高值中心 ,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中心与对流层中上层的上升气流的高值中心相对应。与 1 7年 ( 1 984~ 2 0 0 0年 )年平均相比 ,近 6年 ( 1 995~ 2 0 0 0年 )孟加拉湾至青藏高原东南部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增加 ;中国东部地区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加 ,中西部地区则减小。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三个经向的增加带和两个经向的减小带。中纬度与赤道之间的布鲁尔 多普森环流 (Brewer DobsonCirculation)带来的低层大气与对流层中上层及平流层之间的气溶胶输送是导致气溶胶这种经向一致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溶胶的这种输送产生的近地面大气污染物向中上层大气输送有可能产生重要的气候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ass exchange between stratosphere and trotospher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s[J] . Chunhua Cong,Weiliang Li,Xiuji Zho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