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公式在拉萨地区的适用性及其修正

被引:14
作者
付菁
范广洲
周定文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蒸发量; 高桥浩一郎公式; 潜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3 [数据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1993—1999年拉萨站资料,通过比较多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潜在蒸散量、高桥浩一郎在1979年提出的基于温度和降水量计算蒸发量的公式所得到的蒸发量以及中日季风试验资料的观测值可知:受温度、水分及相对湿度的影响,潜在蒸散量在5月达到最大值,而蒸发量的最大值则出现在7月。由于青藏高原存在冻土及融冰化雪的特殊现象,水分来源并不完全依靠于降水,所以由高桥浩一郎公式的计算值与观测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温度越高,差值越大;鉴于温度与该差值呈正比关系,可将温度划分为小于0℃,0~5℃,5~10℃,10~15℃,大于15℃共5个等级,在不改变高桥浩一郎公式原有系数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不同的系数对降水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明显好于修正前,与观测值更接近。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改进Hargreaves方法计算拉萨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杨永红
    张展羽
    [J].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5) : 614 - 618
  • [2]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与地表热源及中国降水关系的初步分析
    华维
    范广洲
    周定文
    倪长健
    李学敏
    王永立
    刘雅勤
    黄先伦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 732 - 740
  • [3] 云南省大气中水资源分布特征初探
    陶云
    赵荻
    何华
    高锡帅
    郑建萌
    黄玮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4) : 506 - 515
  • [4] 青藏高原地区能量水分循环:地表能量平衡和湍流热通量(英文)
    苏中波
    张廷
    马耀明
    贾立
    文军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2) : 1224 - 1236+1383
  • [5] 20世纪60~90年代辽东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何平
    贺明慧
    韩颖
    王阳
    魏军
    吉奇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3) : 24 - 26
  • [6] 珠海市近50年水资源变化特征及评估[J]. 文敏,陈创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2)
  • [7] 非均匀地表条件下区域蒸发散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刘晶淼
    周秀骥
    余锦华
    丁裕国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03) : 288 - 298
  • [8] 利用生物圈模型(SiB2)模拟青藏高原那曲草原近地面层能量收支
    高志球
    卞林根
    程彦杰
    张雅斌
    王金星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2) : 129 - 141
  • [9] 青藏高原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李国平
    赵邦杰
    卢敬华
    [J]. 气象学报, 2002, (01) : 60 - 67
  • [10] 青藏高原地表热通量变化及其对初夏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董敏
    朱文妹
    徐祥德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 458 -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