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20
作者
吕玲 [1 ]
吴普特 [1 ,2 ]
赵西宁 [1 ,2 ]
王玉宝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
关键词
城市雨水利用; 降雨特征; 雨水利用潜力; 雨水利用规划;
D O I
10.16843/j.sswc.2009.01.021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城市雨水利用已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严重的有效途径。在论述城市雨水利用相关理论与技术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雨水利用急待研究的若干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指出城市降雨产汇流模型的建立与资源化潜力的计算、城市雨水水质监测与管理技术、城市雨水利用规划以及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综合应用等是目前城市雨水利用研究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认为城市雨水利用应用基础研究正在从定性向定量化方向迈进,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和综合方向发展,城市雨水利用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并将成为城市防洪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J].
程江 ;
徐启新 ;
杨凯 ;
刘兰岚 ;
范群杰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12) :68-72
[2]  
Coombes PJ,Argue JR,Kuczera G.Figtree Place:a case study in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velopment(WSUD). Urban Water . 1999
[3]   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探讨 [J].
郑敏丽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4) :31-32
[4]   我国部分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J].
董蕾 ;
车伍 ;
李海燕 ;
李俊奇 ;
何建平 ;
汪宏玲 ;
孟光辉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2) :1-5
[5]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初期弃流控制 [J].
车伍 ;
张炜 ;
李俊奇 ;
孟光辉 ;
汪宏玲 .
中国给水排水, 2007, (06) :1-5
[6]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J].
李娜 ;
许有鹏 ;
陈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335-339
[7]  
李俊奇,车武.  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01)
[8]  
Liu K,Baskaran B.Thermal performance of green roofsthrough field evaluation. Proceedings for the FirstNorth American Green Roof Infrastructure Conference . 2003
[9]   北京城区不同下垫面的雨水径流水质比较 [J].
侯立柱 ;
丁跃元 ;
冯绍元 ;
张书函 ;
陈建刚 ;
廖日红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3) :35-38
[10]  
Schmidt M.Green roof and rainwater harvesting strategies.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