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观症状的客观规律探索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

被引:39
作者
吕爱平
李梢
王永炎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2] 清华大学生物信息研究所
[3] 中国中医研究院
关键词
症状体征和证候; @中医证候分类;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主观症状是中医辨证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客观指标(包括诊断及疗效指标)有重要影响,主观症状与客观指标的关联规律则是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已发现证候相关的症状组合客观上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作用。结合中医学对临床症状的认识,利用流行病学、疗效评价、基因表达谱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信息及数理分析,阐释主观症状在疾病个体化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将有望实现对医学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研究 [J].
李小兵 ;
方永奇 ;
洪永敦 ;
李艳慧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 (05) :44-47
[2]   精制血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汪晓芳 ;
陈可远 ;
王伟 ;
史大卓 ;
周佩云 ;
陈可冀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07) :399-401
[3]   慢性胃肠病中医辨证分型分级及其量化与评判 [J].
张德舜 ;
佘贵清 ;
冷晓东 ;
柯清林 ;
李翠萍 .
中医研究, 1993, (03) :19-21+2
[4]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级量化研究 [J].
柯清林 ;
赵荣莱 ;
危北海 ;
金敬善 ;
赵子厚 ;
李乾构 ;
鲍友鳞 ;
王立 ;
陈飞松 ;
张炳厚 .
中医杂志, 1992, (11)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