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鼠害防治实验报告

被引:2
作者
罗泽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鼠类; 褐家鼠; 实验动物; 鼠害防治; 杀鼠剂; 磷化锌; 黄胸鼠; 小鼠; 家鼠属; 小家鼠; 水稻; 除四害; 灭鼠; 甘薯; 广东; 珠江三角洲; 褐鼠;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62.03.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珠江三角洲水稻地区,常常遭受鼠类为害,窃食孕穗,损失甚重。据作者1959—1960年调查,发现当地为害水稻的鼠类有11种,拟褐鼠占优势;其次为小家鼠和褐家鼠,此外,还有黄胸鼠、板齿鼠等。鼠的洞穴多筑在稻田堤围上,昼伏夜出,它们的食性很杂,除为害水稻外,尚为害甘薯、甘蔗等。防治鼠害以化学防治为主,为了保穗,可在早晚造孕穗以前(早造4月或5月上旬,晚造7—9月间)调制2%磷化锌甘薯毒铒或用2%磷化锌螃蟹毒铒效果良好,成本也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