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探测资料在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物理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29
作者
唐仁茂
向玉春
叶建元
袁正腾
陈英英
刘剑
机构
[1]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人工增雨; 多普勒天气雷达; 闪电定位; 自动雨量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针对2007年湖北省在鄂东地区组织的4次外场试验作业,应用对流云人工增雨雷达效果分析软件选择对比云的方法,对催化目标云和对比云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应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FY2C卫星资料、闪电定位仪、加密雨量站等资料,对催化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催化后,目标云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回波强度、强回波面积、回波顶高、液态含水量、强回波高度等催化后均增大,约半小时内都能达到最强;而对比云增大率比目标云小,或者没有增大,目标云生命期比对比云长。双偏振因子线性退极化比极小值变小,极小值区域面积变大;较大零延迟相关系数的面积也有所增大。FY2C卫星反演云参数不能有效地检验强对流云的催化效果,而对于层状云,云顶高度上升,云顶温度降低,过冷层厚度增大,有效粒子半径维持大粒子水平,云顶黑体亮温下降。闪电频数在催化后也有所增多,主要发生在催化后约半小时内。强回波中心对应的分钟雨强在催化后半小时内达到最高,降雨主要集中在从约第10分钟开始的20分钟内,与对比云相比,目标云降水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132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夏季催化对流云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 [J].
袁野 ;
冯静夷 ;
蒋年冲 ;
吴汪毅 .
气象, 2008, (01) :41-47+130
[2]   抗旱型火箭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初步研究 [J].
蒋年冲 ;
吴林林 ;
曾光平 .
气象, 2006, (08) :54-58
[3]  
青海省人工增雨效果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王黎俊,刘彩红,孙安平,杨毅.青海气象. 2006(02)
[4]  
青海省人工增雨效果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王黎俊,刘彩红,孙安平,杨毅.青海气象. 2006 (02)
[5]   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 [J].
杨文霞 ;
牛生杰 ;
魏俊国 ;
孙玉稳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84-90
[6]   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研究 [J].
王广河 ;
姚展予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S1) :1-10
[7]   气象卫星资料在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J].
王勇 ;
段昌辉 ;
徐军昶 ;
邓芳莲 .
气象, 2002, (11) :26-28
[8]   湖南单块积云高炮增雨随机化试验效果的分析 [J].
刘耀宗 ;
王治平 ;
陈历舒 .
气象, 1999, (08) :16-21
[9]   地闪与对流性天气系统中降水关系的分析 [J].
周筠君 ;
郄秀书 ;
张义军 ;
葛正谟 ;
楚荣忠 ;
张鸿发 ;
张广庶 ;
王怀斌 ;
贾伟 .
气象学报, 1999, (01) :104-112
[10]   非随机化人工降雨试验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J].
曾光平 ;
郑行照 ;
方仕珍 ;
李顺来 .
大气科学, 1994, (02) :23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