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中上层海洋对表面强迫的响应和调整 Ⅱ.年代际变率
被引:6
作者:
容新尧
杨修群
机构:
[1]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2]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来源: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北太平洋;
年代际变率;
PDO;
海洋环流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6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一个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COADS1945~1993年逐月平均资料的强迫下对海温和环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和环流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诊断了197677年代际跃变过程中海温场变化的机制.模式模拟出了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异常的主要模态以及197677年跃变前后的演变特征,模拟的北太平洋中部、加州沿岸和KOE区的海温异常的强度和演变趋势均和观测比较一致;同时,模式重现了分别始于20世纪70和80年代的中纬度海温异常信号沿等密度面向低纬地区的两次潜沉过程.在表层,流场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与风应力异常基本符合Ekman关系的一个异常海洋涡旋,而整个上层海洋平均的流场异常则表现为两个海洋涡旋的异常,其中副热带海洋涡旋的异常的强度要显著于副极地海洋涡旋的异常,而副极地海洋涡旋异常出现的时间比副热带海洋涡旋晚3a左右的时间.对197677年前后3个区域上层海温各贡献项的诊断结果表明,北太平洋中部变冷主要是水平平流和热通量异常贡献的结果;而加州沿岸变暖主要归因于热通量的贡献;在KOE区,垂直平流、热通量和水平平流三者都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水平平流异常对这一区域海温年代际跃变出现的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1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