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情感视角探析

被引:17
作者
薛花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上海理工大学
关键词
意识形态教育; 情感特性; 实效性;
D O I
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4.10.033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意识形态具有情感特性,这一特性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当前对情感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影响重视不够,导致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因此,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应特别重视情感的引发,将学理内容通过非理性化的情感转化为学生愿意接受的内容,并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人生信仰。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M] 敖带芽; 著 人民出版社 2011,
[2]  
意识形态论[M] 俞吾金; 著 人民出版社 2009,
[3]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 刘月霞; 赵玉娟;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  
意识形态[M] (英)大卫·麦克里兰(DavdMclellan)著;孔兆政;蒋龙翔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陈先达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人民出版社 2001,
[7]  
意识形态与课程[M] (美)迈克尔·W.阿普尔(MichaelW.Apple)著;黄忠敬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 宋惠昌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9]  
列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M] [苏]B·A·恰金(Чайкин;Б·А·) 著;李昭时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人民出版社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