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生态补偿相关利益群体博弈分析与解决路径

被引:28
作者
马爱慧 [1 ]
蔡银莺 [2 ]
张安录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博弈; 生态补偿; 利益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宏观层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微观层面农民与市民之间博弈分析,找出促使均衡结果合理化方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博弈论与条件价值法(CVM)。结果表明:①博弈结果难以达成(保护,补偿)协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必须依靠中央政府作为媒介进行协商,采取管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制度安排。②激励的实现通过微观层面利益主体受偿意愿与支付意愿而定,支付不够补偿,中央财政补贴,支付盈余则上缴中央财政,以湖北为例,农民每亩耕地应得到174元补偿,市民每户居民应支付246.6元,中央政府每亩耕地给予农民148.5元补偿。③宏观层面依据微观层面需求意愿与支付意愿的赤字或者盈余,确定区域之间应支付补偿或者获得补偿。研究成果能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耕地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为尽快制定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实现利益群体福利均衡提供借鉴与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CVM多情景下的耕地生态效益农户支付/受偿意愿分析——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J].
高汉琦 ;
牛海鹏 ;
方国友 ;
梅泽勇 .
资源科学, 2011, 33 (11) :2116-2123
[2]   耕地生态补偿实践与研究进展 [J].
马爱慧 ;
蔡银莺 ;
张安录 .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2321-2330
[3]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农田生态补偿额度测算——以武汉市的调查为实证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2) :177-189
[4]   保护三峡工程影响的重要文物古迹的经济价值评估 [J].
肖建红 ;
于爱芬 ;
于庆东 ;
陈东景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3 (06) :825-829
[5]   基于土地优化配置模型的耕地生态补偿框架 [J].
马爱慧 ;
蔡银莺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97-102
[6]   规划管制下农田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分析 [J].
蔡银莺 ;
张安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5) :868-880
[7]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和福建省为例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臧俊梅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76-81
[8]   征地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以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为例 [J].
谭术魁 ;
涂姗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1) :27-31+37
[9]   耕地保护政策博弈分析 [J].
林勃 .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1 (20) :50-51
[10]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J].
李怀恩 ;
尚小英 ;
王媛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4) :667-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