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及其形而上学预设

被引:10
作者
刘鹤玲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互惠理论; 生物学哲学; 形而上学; 利他主义; 博弈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11 [进化论、生物系统发育];
学科分类号
07 ; 0710 ; 09 ;
摘要
经典自然选择学说和亲缘选择理论难以解释有机体的利他行为。互惠理论提出,一个有机体付出代价帮助另一个有机体,可以在下一次受另一个有机体帮助时获益更大。以此为基础,人们建立起标准迭演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修正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以及厨师困境博弈模型,对不同情况下的利他现象作出了解释。互惠利他主义博弈论模型的形而上学预设,是有机体的行为理性。行为理性不同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后二者中理性的主体都是有意识的人或者人的集团,而行为理性中并不需要主体具有主观动机,只需要它们有行为。互惠利他主义的博弈论模型中的基本假定,都建立在理性预设的基础之上。行为理性冲击了我们通常的理性概念,在利他现象的研究中显示出其方法论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80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模型——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 [J].
孙小礼 .
哲学研究, 1993, (02) :20-26
[2]  
物种起源[M]. 商务印书馆 , (英) 达尔文 (Darwin, 1995
[3]   DO GUPPIES PLAY TIT FOR TAT DURING PREDATOR INSPECTION VISITS [J].
DUGATKIN, LA .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88, 23 (06) :39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