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不经意的问题,如今不能再不“经意”了。校园频现的花季少年自杀现象已经引起我们多少次心灵的震撼。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他们从教育中理解了生、理解了死吗?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功利思想浓重,它在客观上更多是在培养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导致青少年学生在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上总是处在蒙昧状态。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1日在题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一关于青少年轻生现象的调查与思考”中,呼吁“我国青少年亟待普及死亡教育”,“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能走进课堂”。为此我对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死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内容和可能途径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