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监测

被引:28
作者
陈艳 [1 ]
梅玲玲 [2 ]
李秀桂 [3 ]
闻剑 [4 ]
朱海明 [4 ]
马群飞 [5 ]
付萍 [1 ]
刘秀梅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创伤弧菌; 海产品; 食品污染;
D O I
10.13590/j.cjfh.2009.04.017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改良纤维二糖-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mCPC)琼脂和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分离海产品试样中的创伤弧菌,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或PCR法。采用最可能数(MPN)法和PCR法检测牡蛎试样的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天然污染海产品试样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19.8%(20/101)。牡蛎试样中45%(55/122)创伤弧菌密度低于3MPN/g的最低检出限。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污染水平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未来应加强对我国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尤其是在温暖的季节。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创伤弧菌败血症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 [J].
卢中秋 ;
李秉熙 ;
黄唯佳 ;
程俊彦 ;
周铁丽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7) :34-35
[2]  
现代食品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炳卿等主编, 2001
[3]  
ReaL-time PCR detection of Vibrio vulnificus in oysters:comparison of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and probes targeting vvhA. PANICKER G,BEJ A K.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