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吴睿子 [1 ,2 ]
甄霖 [1 ]
杜秉贞 [3 ]
胡云峰 [1 ]
闫慧敏 [1 ]
曹晓昌 [1 ,2 ]
龙鑫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不详
关键词
生态保护工程; 农牧民; 生产生活;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牧民是生态工程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其对生态工程成效的评价、对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选择倾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从内蒙古生态工程项目政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研究了1995年至2010年来农牧民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以及鄂尔多斯三个地区的农牧户家庭拥有耕地均大量减少,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投入增加,总体呈现"减产、提效、增收"趋势,其中呼伦贝尔地区以牧业为主,锡林郭勒地区农牧并重,而鄂尔多斯地区牧户减少,打工人口比重增加;食物消费整体上向结构多元化、营养均衡化发展,肉类消费倾向有所不同,与各地区民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家畜干粪的用量正在减少,煤炭、天然气以及电等便捷能源消费逐渐增多。其中,呼伦贝尔地区干粪消费比重仍然很大,锡林郭勒地区秸秆、薪柴消费比重较大,鄂尔多斯地区以煤炭消费为主;农牧民意愿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居民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鄂尔多斯地区、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满意度水平与户均收入高低成正比关系;三个地区多数农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和牲畜养殖抱消极态度,且其下一代倾向于脱离农牧业生产生活、移居至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1049 / 106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19752009年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草地退化态势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J].
艳燕 ;
阿拉腾图雅 ;
胡云锋 ;
刘越 ;
于国茂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 13 (04) :549-555
[2]   对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
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刘文光 ;
张君 .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1, (07) :24-29
[3]   蒙古高原生态服务消费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J].
魏云洁 ;
甄霖 ;
Ochirbat Batkhishig ;
刘雪林 ;
李芬 ;
杨莉 .
资源科学, 2009, 31 (10) :1677-1684
[4]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成效的评价指标探讨 [J].
于世勇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 34 (04) :45-48
[5]   1992—2005年蒙古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J].
魏云洁 ;
甄霖 ;
刘雪林 ;
Ochirbat Batkhishig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995-2002
[6]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成效与前景 [J].
朱智红 ;
贾维俊 ;
那日娜 ;
寇志强 .
现代农业, 2008, (02) :39-40
[7]   内蒙古森林草原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J].
张峰 ;
王桥 ;
王文杰 ;
申文明 ;
罗海江 ;
刘晓曼 .
资源科学, 2006, (03) :52-58
[8]   土地利用动态与风力侵蚀动态对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庄大方 ;
杨风亭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541-550+646
[9]   内蒙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J].
郭廷辅 ;
段巧甫 ;
王学东 .
中国水土保持, 2001, (02) :10-13
[10]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健康评价[D]. 何广礼.内蒙古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