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的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3
作者
柴立龙 [1 ,2 ]
马承伟 [3 ]
刘明池 [1 ,2 ]
王宝驹 [1 ,2 ]
武占会 [1 ,2 ]
许勇 [1 ,4 ]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4] 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温室; 供暖; 二氧化碳; 地源热泵; 碳足迹; 生命周期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25.3 [温室设备];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为分析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的碳足迹,该文以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系统中浅层地热能的存储、提取、制冷压缩提升和温室末端供暖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对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单位温室供暖面积的排放水平进行分析,构建基于生命周期分析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的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分析方法。同时以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地源热泵系统冬季供暖采集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和计算出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在采用燃煤和燃气2种不同发电方式下地源热泵系统的供暖碳足迹和基于20 a和100 a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碳足迹的全球变化潜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单位为二氧化碳当量排放-CO2-eq.)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北京地区采用燃煤和燃气驱动地源热泵系统的碳足迹GWP分别为257和72 g/(m2·d)。基于100 a的GWP总量比20 a的计算值分别减少了1.6%和5.4%。对比荷兰Venlo型温室天然气供暖,该研究中采用燃煤发电驱动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的碳足迹是其1.39倍,而燃气发电驱动日光温室地源热泵供暖的碳足迹仅为Venlo型温室供暖的41%。采用燃气发电驱动的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具有更低的碳足迹。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足迹研究综述 [J].
耿涌 ;
董会娟 ;
郗凤明 ;
刘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6-12
[2]   碳标识和环境标志 [J].
黄进 .
标准科学, 2010, (07) :4-8
[3]   地源热泵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 [J].
方慧 ;
杨其长 ;
孙骥 .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19 (04) :196-200
[4]   北京地区温室地源热泵供暖能耗及经济性分析 [J].
柴立龙 ;
马承伟 ;
张义 ;
王明磊 ;
马永良 ;
籍秀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3) :249-254
[5]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 [J].
尚春静 ;
张智慧 .
工程管理学报, 2010, 24 (01) :7-12
[6]   地源热泵温室降温系统的试验研究与性能分析 [J].
柴立龙 ;
马承伟 ;
张晓蕙 ;
曲梅 ;
陈青云 ;
余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150-154
[7]   地源热泵—地板散热系统在温室冬季供暖中的应用 [J].
方慧 ;
杨其长 ;
孙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145-149
[8]   我国天然气发电的相关问题与建议 [J].
石蓓 ;
高兀 ;
石楚 .
天然气技术, 2008, (01) :64-67+95
[9]   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研究 [J].
江耀 ;
卜云龙 ;
周增产 ;
杨仁全 ;
张春敏 ;
张栋 ;
龙智强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8-36
[10]   现代温室番茄产量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宋胭脂 ;
张建平 ;
宋海涛 ;
何卫国 ;
刘永红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6)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