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理念与现代文体的生成取向——2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文化解读

被引:3
作者
杨洪承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小说形象内涵; 诗文情感空间; 话剧结构图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6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选取政治文化的视角,透视20年代中国文学本体世界的生成,探寻文学自身形式的结构演变,会更加凸现现代文学与现代政治演绎的密切关联。如政治的焦虑与现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内涵;情感空间的徘徊与政治激活的现代诗文体式;社会政治结构图式的移植与现代话剧的探索。现代作家的文体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样式问题,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文体的个性特征、创作观念与政治文化因素的内在渗透中,揭示出那段文学史另一方面的复杂形态和丰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贡献于新诗人之前.[J].中夏;.中国青年.1923, 10
[2]  
清代学术概论.[M].(清)梁启超撰;朱维铮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  
国剧运动.[M].余上沅编;.上海书店.1992,
[4]  
鲁迅全集.[M].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中国新文学大系.[M].胡适;鲁迅著;赵家璧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