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与隐私权问题研究

被引:28
作者
刘德良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隐私; 隐私政策; 隐私权; 内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隐私与隐私权问题 ,既关系到主体的人格利益 ,也关系到其财产利益 ,尤其是在“信息就是金钱”的今天 ,隐私 ,作为一种个人信息 ,已经越来越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然而 ,很少有人注意到隐私作为一种信息的经济价值和以隐私为对象的隐私权越来越具有财产权属性的客观现实 ;这将不利于对隐私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本文认为 ,隐私 ,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不愿被公众随便知悉的其与公共利益无涉的私人信息 ;其功能或价值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随着信息逐渐成为商品 ,隐私不仅具有维护人格尊严的根本性价值 ,也逐步具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带来财产利益等方面的工具性价值 ;隐私政策 ,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价值理念和隐私利益关系在立法政策中的反映 ;隐私权是主体对其隐私利益的支配权 ,在内容上包括隐蔽权和利用权 ;在性质上不仅具有人格权的属性 ,也越来越闪耀出财产权的光芒 ,它日益体现出复合型权利的特质 ,但在本质上属于人格权。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J].
王全弟 ;
赵丽梅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107-112+137
[2]   论人格权(上) [J].
王冠 .
政法论坛, 1991, (03) :49-55+48
[3]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张新宝著;.群众出版社.2004,
[4]  
人身权法论.[M].杨立新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5]  
法国与欧洲信息技术法律实务指南.[M].(法)埃马纽埃尔·米修主编;卢盛辉审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6]  
民法学.[M].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  
民法的精神.[M].姚辉著;.法律出版社.1999,
[8]  
美国侵权法.[M].李亚虹著;.法律出版社.1999,
[9]  
人格权法.[M].王利明等编著;.法律出版社.1997,
[10]  
民法学原理.[M].张俊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