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时间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戚炜
阚世廉
机构
[1] 天津医院手外科,天津医院手外科天津,,天津,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骨骼肌; 损伤; 预缺血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8 [四肢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时间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 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制成切断患肢皮肤、肌肉和神经,仅保留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A组:直接缺血4 h再灌注;B、C、D和E组:分别缺血5、10、15和2 0 min,再灌注5、10、15和2 0 min,重复3次后缺血4 h再灌注;F组:制成仅保留股动静脉的左大腿组织块模型,未经过缺血处理。通过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骨骼肌水肿和坏死程度,观察不同预缺血时间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 对骨骼肌缺血后再灌注,预缺血5 min对骨骼肌即有保护作用,肌肉存活面积达82 .4 7% ;预缺血10和15 m in肌肉存活面积增至最高,达89.0 3%和89.4 9% ;预缺血2 0 min肌肉存活面积降至78.2 7%。预缺血5 min即可减轻骨骼肌水肿;预缺血10 min骨骼肌水肿程度最轻;预缺血15 min水肿程度又加重,预缺血2 0min水肿程度继续加重。预缺血5、10和15 m in MDA水平均降低,预缺血2 0 min MDA水平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同。 结论 预缺血时间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以预缺血10 min保护作用最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时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 [J].
朱晓光 ;
周君琳 ;
张克亮 ;
张经歧 ;
张桂生 ;
王俊霞 ;
常君英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 (01) :34-37
[2]   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地塞米松的调理研究 [J].
曹景敏 ;
鲁开化 ;
王标 ;
郭树忠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 (05) :333-336
[3]  
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 against ischaemia-induced reperfusion injury of skeletal muscle: how many preconditioning cycles are appropriate?[J] . Yasuyuki Saita,Kazuhiko Yokoyama,Kaushin Nakamura,Moritoshi Itoman.British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