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东油田一区河流相储集层滚动勘探方法

被引:5
作者
朱文春
宋鵾
李树庆
张英山
刘鹏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一采油作业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一采油作业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一采油作业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测试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一采油作业区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河流相储集层; 油气聚集带; 储集层描述; 砂岩体厚度; 油气资源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大港探区港东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储集层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的研究,分4个层次进行港东一区河流相储集层的滚动勘探:①根据区域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查明储集层分布;②充分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滚动勘探目标;③应用神经网络储集层预测方法,利用地震信息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部署滚动勘探井;④根据地震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气富集带内单砂体的边界,定量计算单井单砂体厚度。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7口滚动勘探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图3参9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滚动勘探开发阶段精细储集层预测技术 [J].
王西文 ;
刘全新 ;
苏明军 ;
赵世华 ;
周嘉玺 ;
王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51-53+71
[2]   神经网络在CB油田储层预测和储层厚度计算中的应用 [J].
印兴耀 ;
杨风丽 ;
吴国忱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20-23+113-114
[3]   神经网络在储层横向预测中的应用 [J].
印兴耀,吴国忱,张洪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5) :20-26
[4]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1) :85-90
[5]   河流砂体储层的小层对比问题 [J].
裘亦楠 ;
张志松 ;
唐美芳 ;
杨顺举 ;
冯桂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7, (02) :46-52+9
[6]  
中国石油地质志.[M].江汉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7]  
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M].徐怀大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