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急性脊髓损伤后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的诊断意义
被引:10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杨海涛
田毅华
赵卫
徐龙江
贾连顺
石志才
机构:
[1]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来源: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运动;
运动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ies,SCI)后运动传导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ag -2型磁刺激仪对32例SCI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 ,分别在双侧外展拇短肌(abductorpollicisbrevis ,APB)和胫前肌(anteriortibialis ,AT)进行记录。同时检测F波和M波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motorconductivetime,CMCT)。另采用Keypoint肌电图仪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检查以作对比。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ASIA92运动评分和损伤标准分级。结果SCI患者APB肌MEP潜伏期为 (28.88±13.85)ms ,波幅为 (0.32±0.34)mV;AT肌潜伏期为 (42.60±16.07)ms ,波幅为 (0.40±0.73)mV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完全性瘫痪者无MEP信号 ,不完全性瘫痪者MEP潜伏期延迟 ,波幅下降。MEP潜伏期延迟时间与ASIA运动评分呈负相关(P<0.01)。多数SCI患者上肢或下肢SEP消失或潜伏期延迟 ,但与MEP结果不一致 ,并且与ASIA运动功能评分无相关性。结论SCI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肌力大小与MEP异常表现密切相关。MEP检查为判断脊髓运动传导束功能状态提供了客观、定量的依据 ;而SEP检查并未能反映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