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途径探析

被引:15
作者
安成立
杜建
岳秀琴
赵俊兴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作物秸秆; 高效利用; 途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分析了我国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作物秸秆高效综合利用的途径。改单一技术为综合高效利用的途径是我国作物秸秆利用的方向所在;紧跟国际秸秆利用的步伐,努力开拓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生物技术下大力气研究开发秸秆高效分解转化的菌类和其配套的生产技术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改秸秆直接还田为发酵还田、过腹还田、分离加工还田等综合还田新技术,提高作物秸秆还田的效率,这是秸秆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化学处理和微生物混合培养对水稻秸秆腐解和组分变化的影响 [J].
徐勇 ;
沈其荣 ;
钟增涛 ;
陈湘淮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1) :59-65
[2]   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秸干物质和粗纤维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J].
许丽 ;
韩友文 ;
张淑芳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2, (05) :15-16
[3]   作物秸秆发酵转化高效菌株筛选及其初步鉴定 [J].
万鲁长 ;
黄春燕 ;
于迎春 ;
郭惠东 ;
曹德强 ;
史之煌 ;
韩振荣 ;
程业武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438-442
[4]   玉米秸杆利用途径初探 [J].
边爱文 .
衡水师专学报, 2001, (03) :42-43
[5]   氨化秸秆工艺及处理机的研究 [J].
汝医 ;
李朝科 .
农业机械学报, 2001, (04) :64-66+77
[6]   21世纪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J].
华毓坤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6-8
[7]   EM技术在有机物料造肥上的应用研究 [J].
郭亚芬 ;
赵伟 ;
何万云 ;
赵玉臣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39-42
[8]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人造板的发展前景 [J].
张树彬 ;
王圣滔 ;
韩贺麟 ;
於建雄 .
农业机械学报, 2000, (02) :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