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超高产夏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王俊忠 [1 ]
张超男 [2 ]
赵会杰 [3 ]
李付立 [4 ]
杨亚军 [2 ]
马培芳 [3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夏玉米;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超高产夏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SOD活性、细胞膜稳定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有利于提高玉米叶片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 Fm)、PSⅡ量子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和控释肥这两种施肥方式对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效果较好。控释肥对提高玉米子粒千粒重的效应较大,"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产量。为了获得高产,应采用"种沟施肥+拔节期追氮+大喇叭口期追氮"的施肥方式,而控释肥则有利于简化施肥作业,提高劳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氮肥类型与施用量对夏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张红芳 ;
申丽霞 .
玉米科学 , 2006, (02) :130-133
[2]   施氮对夏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的影响 [J].
申丽霞 ;
王璞 ;
张红芳 ;
易镇邪 .
作物学报, 2005, (04) :532-534
[3]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J].
路海东 ;
薛吉全 ;
马国胜 ;
王满意 ;
贾育恒 ;
任建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9) :9-13
[4]   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J].
郑若良 ;
宋志荣 .
杂粮作物, 2003, (04) :239-241
[5]   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源库关系及产量的调控 [J].
薛吉全 ;
马国胜 ;
路海东 ;
崔鸣 ;
李运方 ;
刘厚群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6) :114-120
[6]   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群体光合特性的演变 [J].
董树亭 ;
王空军 ;
胡昌浩 .
作物学报, 2000, (02) :200-204
[7]   东北碱化草地的主要盐分Na2CO3对羊草危害因素分析 [J].
殷立娟 ;
石德成 .
草业学报, 1993, (01) :1-5
[8]   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J].
陈少裕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 (02) :84-90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邹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0]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赵世杰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