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概念之辨:休谟与边沁

被引:4
作者
李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
关键词
道德; 功利; 情感; 正义; 幸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64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尽管休谟与边沁都对功利概念做了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但由于各自秉持的道德根据不同,使这一概念在他们的道德哲学中发挥着不同的基础性作用,进而导致的理论结果和意义也不尽相同。休谟坚持道德以情感为源,通过引入功利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道德诉诸情感的主观性,使道德判定具有了客观倾向;而边沁则坚持用功利定义善恶,将其作为唯一的道德根据和来源,并以此发展出了一门道德学说。鉴于此,二者在处理功利与正义、功利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讨论相关问题时,我们需要对他们的功利概念做出辨析,以避免混淆和误读。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方伦理学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布尔克, 2015
[2]  
功利主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穆勒(Mill, 2008
[3]  
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法)埃利·哈列维著, 2006
[4]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2 Frederick Charles Copleston.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