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安徽冬麦区4种干旱指数应用对比
被引:15
作者:
王胜
[1
,2
]
田红
[1
]
张存杰
[3
]
谢五三
[1
]
机构:
[1] 安徽省气候中心
[2]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气候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干旱指标;
适应性对比;
安徽冬麦区;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5.02.022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4 ;
摘要:
干旱是安徽冬小麦生育期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安徽冬麦区36个气象站1960—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别计算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指数(CWD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并对上述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及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4种干旱指数得到的干旱日数时空分布趋势基本一致;SPI和PA指数计算相对简便、稳定,但由于没有考虑水分支出,易导致干旱程度跳跃发展,CI和CWDI指数考虑了最近的降水情况,同时考虑了水分的收支情况,能够较好的表征干旱过程发生发展机制及特征,尤其是CWDI考虑到生长季作物系数,能反映作物水分亏缺状况。通过干旱指数与冬小麦减产率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CWDI在安徽冬小麦生育期干旱监测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