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冬麦区4种干旱指数应用对比

被引:15
作者
王胜 [1 ,2 ]
田红 [1 ]
张存杰 [3 ]
谢五三 [1 ]
机构
[1] 安徽省气候中心
[2] 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干旱指标; 适应性对比; 安徽冬麦区;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5.02.022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4 ;
摘要
干旱是安徽冬小麦生育期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安徽冬麦区36个气象站1960—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分别计算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指数(CWD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并对上述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及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4种干旱指数得到的干旱日数时空分布趋势基本一致;SPI和PA指数计算相对简便、稳定,但由于没有考虑水分支出,易导致干旱程度跳跃发展,CI和CWDI指数考虑了最近的降水情况,同时考虑了水分的收支情况,能够较好的表征干旱过程发生发展机制及特征,尤其是CWDI考虑到生长季作物系数,能反映作物水分亏缺状况。通过干旱指数与冬小麦减产率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CWDI在安徽冬小麦生育期干旱监测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3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四川盆地干旱灾害统计特征 [J].
巫娜 ;
罗凝谊 ;
许勇 .
气象科技, 2014, 42 (02) :309-313
[2]   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在湖北的本地化应用及其适用性分析 [J].
秦鹏程 ;
刘敏 ;
万素琴 ;
刘志雄 ;
汤阳 .
气象科技, 2014, (02) :341-347
[3]   中国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叶敏 ;
钱忠华 ;
吴永萍 .
物理学报, 2013, 62 (13) :573-585
[4]   基于GIS的安徽省冬小麦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 [J].
张宏群 ;
马晓群 ;
陈晓艺 ;
吴文玉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33) :146-150
[5]   安徽省冬小麦和一季稻分时段水分敏感性研究 [J].
许莹 ;
马晓群 ;
田晓飞 ;
姚筠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4) :33-39
[6]   重庆市伏旱时空变化特征 [J].
李梗 ;
刘晓冉 ;
刘德 ;
唐红玉 ;
叶钊 .
气象科技, 2011, (01) :27-32
[7]   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 [J].
姚玉璧 ;
张存杰 ;
邓振镛 ;
董安祥 ;
张秀云 ;
魏锋 ;
杨金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85-189+211
[8]   干旱指标及其在浙江省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 [J].
樊高峰 ;
苗长明 ;
毛裕定 .
气象, 2006, (02) :70-74
[9]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及中美两国国家级干旱监测 [J].
邹旭恺 ;
张强 ;
王有民 ;
高歌 .
气象, 2005, (07) :6-9
[10]   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 [J].
袁文平 ;
周广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6) :98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