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滞留系统处理径流营养物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蒋春博
李家科
李怀恩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生物滞留; 径流; 营养物; 机制; 结构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伴随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大,由暴雨径流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讨论了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生物滞留设施径流营养物去除和模型模拟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吸附作用、微生物过程、植物摄取营养物及相关预测模型4个方面阐述了生物滞留系统中营养物的归趋与去除机制;从混合填料(Bioretention Soil Mix,BSM)设计和结构组合优化(入流特性改善、填料结构组合、出口设置与添加碳源)两个方面总结了生物滞留池营养物去除效果的提效手段。提出生物滞留系统填料改良(提高填料持水、下渗及其对径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等)、结构设计优化和营养物循环中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等是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方法研究.[D].朱广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1
[2]  
道路雨水生物滞留系统内填料的研究.[D].高晓丽.太原理工大学.2014, 02
[3]  
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措施的设计及效能模拟研究.[D].戚海军.北京建筑大学.2013, S2
[4]   6种生物滞留填料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J].
许萍 ;
黄俊杰 ;
张建强 ;
张雅君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 42 (06) :62-66
[5]   生物滞留介质类型对径流雨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J].
郭娉婷 ;
王建龙 ;
杨丽琼 ;
李恕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 (03) :60-67
[6]   雨水花园对不同赋存形态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土壤中优先流的影响 [J].
唐双成 ;
罗纨 ;
贾忠华 ;
李山 ;
仵艳 .
水利学报, 2015, (08) :943-950
[7]  
复合填料生物渗滤系统处理城市雨水径流的研究.[J].王晓璐;左剑恶;干里里;邢薇;缪恒峰;阮文权;.环境科学.2015, 07
[8]   生物炭吸附去除溶液中硝态氮研究综述 [J].
王靓 ;
葛春兰 ;
薛英文 ;
王晓佩 ;
程晓如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02) :32-37
[9]   过滤型生物滞留池径流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J].
朋四海 ;
黄俊杰 ;
李田 .
给水排水, 2014, 50 (06) :38-42
[10]   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J].
李家科 ;
刘增超 ;
黄宁俊 ;
张佳扬 ;
李怀恩 ;
沈冰 .
干旱区研究 , 2014, (03) :43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