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比浊法在测定血小板高聚集性临床应用上的探讨附视频
被引:16
作者
:
陈松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陈松鹤
张国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张国祯
卢家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卢家祥
孙丽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孙丽云
王俊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王俊敏
徐水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徐水平
舒素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舒素珍
金丕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金丕焕
机构
:
[1]
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血液科
[2]
上海第一医学院电子计算机室
来源
: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
1982年
/ 02期
关键词
:
敏感性;
血浆;
比浊法;
浊度测定法;
聚集性;
血小板;
立方毫米;
正常人;
聚集强度;
变异系数;
临床应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运用比浊法测定正常人和血栓性疾病患者(包括: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血小板聚集性。依据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原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对血小板高聚集性测定中的致聚剂浓度、指标、血浆中血小板数量和判别方式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致聚剂的低浓度较高浓度敏感,实验中选出了较优的四项指标、血浆中血小板的合适数量范围和有较高判别能力的多指标判别方式,借以提高比浊法的敏感性,有利于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医学统计方法[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组 编, 1979
←
1
→
共 1 条
[1]
医学统计方法[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组 编,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