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储集层特征

被引:10
作者
郭军
单玄龙
万传彪
范学威
姜洪启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4] 黑龙江大庆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白垩系砂岩储层是松辽盆地主要油气层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 ,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包括粒间孔、粒内溶孔、铸模孔、胶结物内溶孔、裂缝等。储层孔隙演化经历了早、中、晚等成岩阶段 ,在中成岩阶段早期、晚成岩阶段早期和晚期有 3次次生孔隙发育 ,其对储层性质有明显的改善。本区砂岩储集层可分为 4个类型 ,且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松辽盆地陆相砂岩储集层性质与成岩作用[M].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邢顺澀, 1993
[2]  
砂岩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储集孔隙[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沃克马·施密特(V.Schmidt),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