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工作能力指数 (workabilityindex ,WAI)量表的内在结构及其条目合理性。方法 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 ,对不同行业 642 9名在职职工进行工作能力测试 ,剔除不合格或项目不全者 ,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对象为 435 4名。同时 ,按系统抽样原则从工作能力测试对象中抽取 10 %进行功能能力 (包括脑力能力、肌肉骨骼功能 )测定 ,剔除测试项目不全者 ,有 5 30名纳为统计分析对象。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列联表 χ2 检验等方法进行WAI量表评价。结果 WAI量表 7个条目 (W1~W7)分别由 4个公因子支配 (条目W1、W2 由公因子F1支配 ,条目W3、W4 由公因子F3支配 ,条目W5由公因子F4 支配 ,条目W6 、W7由公因子F2 支配 ) ,累计贡献率为 79 80 % ,条目W1~W7的公因子方差均高于 0 60。除少数测试指标外 ,脑体功能能力主、客观指标间均具有相关关系 (P <0 0 5 ) ,体力功能分级、脑力功能分级与工作能力分级的一致率分别为 60 19%和 61 89% ,分级之间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工作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WAI量表的部分条目应作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