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风险、问责以及法律沟通

被引:25
作者
季卫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治理的三难困境; 风险分配; 问责; 法律议论; 决策的民主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要致力考察当今中国的风险沟通与问责;以雷洋事件和万科事件为线索,聚焦基层官僚机构推卸责任的行为方式和专家系统的解构现象,深入分析、阐述决定者与受决定影响者之间关系的不同层面以及网络话语的"群体极化"效应。作者认为,应对风险社会很多问题的关键是在以明确而有效的规则简化经济和政治的复杂性的基础上加强围绕问责的沟通,用理性论证取代煽情叙事,并重视风险分配的公正性对于未来法治秩序的深远影响;此外,还有必要通过民主参与程序、法律议论以及分散风险的机制设计推动国家治理方式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Risk and Responsibility.[J].AnthonyGiddens.The Modern Law Review.2003, 1
[2]  
Risk and Responsibility.[J].Anthony Giddens.The Modern Law Review.1999, 1
[3]   DECISION-MAKING AND POSTDECISION SURPRISES [J].
HARRISON, JR ;
MARCH, JG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 (01) :26-42
[4]   REGRET IN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J].
BELL, DE .
OPERATIONS RESEARCH, 1982, 30 (05) :961-981
[5]   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J].
季卫东 .
中国法学, 2015, (06) :25-41
[6]   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14, 26 (01) :70-102
[7]   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 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 [J].
周志家 .
社会, 2011, 31 (01) :1-34
[8]   危机状态中的公共参与和公共精神——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厦门PX事件透视 [J].
胡象明 ;
唐波勇 .
人文杂志, 2009, (03) :182-187
[9]   上海“散步”反建磁悬浮事件本末 [J].
杨传敏 .
中国市场, 2008, (11) :22-23
[10]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M].劳东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