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磷灰石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5
作者
顾云峰
廖大鹏
周正炎
周慧峰
陈德敏
机构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2] 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所
关键词
磷灰石; 生物降解; 骨引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82.2 [口腔颌面部整形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302 ;
摘要
目的 以不同含锶量的锶磷灰石 (Sr HAP)植入动物体内 ,进行各项生物学测试 ,为该材料的临床实际应用作前期研究。方法 将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 3组 ,双侧下颌角均造成约 6mm×12mm× 4mm的缺损 ,用 10 %、5 %、0 %的Sr HAP分别予以修复 ,于 1、3、6个月时随机处死一组分别进行尸解、光镜、扫描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定量组织学观察。结果 锶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后无感染和排斥反应 ,术后材料的部分降解早 ,有部分诱导成骨现象 ,5 %和 10 %的锶磷灰石成骨量与纯羟基磷灰石 (0 % )比较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而 5 %与 10 %的锶磷灰石成骨量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锶磷灰石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骨引导性及生物降解性 ,并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骨诱导性 ,锶的存在提高了新骨的总生成量 ,延长了新骨生成的总体时间和高峰期。②锶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率和合适的生物降解速率 ,能获得较满意的骨缺损修复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煅石膏与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J].
田卫东 ;
李声伟 ;
乔鞠 ;
陈伟辉 ;
郑晓辉 .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8, (03)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