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肠道高敏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内脏敏感性评估

被引:49
作者
刘雁冰
袁耀宗
陶然君
翟祖康
陈红专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消化科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直肠内刺激; 直肠扩张; 肌电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4.4 [肠道功能紊乱];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该文旨在建立内脏高敏性动物模型 ,并用两种方法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取出生后 8~ 2 1d的大鼠 ,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 ,分别在出生后 6、8及 10周 ,对这些成年后的大鼠进行直肠扩张 ,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 ;并在出生 12周后测定大鼠腹壁肌电活动 ,验证敏感性有无异常改变。结果 与新生期生理盐水刺激组 (NS组 )和成年醋酸刺激组 (AA组 )相比 ,直肠扩张时 ,新生期醋酸刺激组大鼠 (NA组 )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 (P值均 <0 .0 1) ;0 .5、0 .8、1.2ml扩张容量下腹壁肌电活动明显增强 (P分别 <0 .0 1,<0 .0 5和 0 .0 5 )。结论 新生期肠道内的慢性刺激 ,可以在成年后引起慢性内脏敏感性增高 ,而肠黏膜未见异常病理改变 ,符合IBS的基本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J].
王伟岸 ;
钱家鸣 ;
潘国宗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1, (02) :99-102
[2]   钙离子在大鼠结肠平滑肌运动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J].
李俊霞 ;
刘新光 ;
谢鹏雁 ;
谷青 ;
李江 ;
张英 ;
唐朝枢 .
中华内科杂志, 2000, (09)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