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

被引:22
作者
王可丽
程国栋
江灏
张立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兰州
关键词
祁连山黑河流域; 大气水汽含量; 降水效率; 水汽来源; 水汽输送通量; 水文循环;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3.01.016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利用气象台站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气候资料,分析了祁连山 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结果表明:受西风带波动影响的水汽来源贫乏是此区大气水汽含量少的原因之一;水汽输送通量辐散是此区大气水汽含量少的原因之二;就年平均而言,祁连山 黑河流域大气水汽含量仅为高湿的江南地区的20%,为半干旱区的华北中部的约40%;高海拔的祁连山区因降水效率高,地面蒸发量小,地表水物质易于聚积形成径流;黑河流域因降水效率低,降水量值与地面蒸发量值相当,对地表水的贡献很小。在祁连山 黑河流域2 5°×2 5°区域上空,大气年输入水量为6678亿m3,输出为6502亿m3,净输入水量为176亿m3;输入水汽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世纪70~80年代有明显的下降,近40年来祁连山 黑河流域的气温在升高,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在减少,降水量的减少将难以避免。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西北内陆上空水汽输送及其源地 [J].
崔玉琴 .
水利学报, 1994, (09) :79-87+93
[2]   中国上空的涡动水汽输送 [J].
刘国纬 ;
崔一峰 .
水科学进展, 1991, (03) :145-153
[3]   大气水汽的输送和收支及其对副热带干旱的影响 [J].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1990, (01) :53-63
[4]   我国平均水汽含量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控制因子 [J].
邹进上 ;
刘惠兰 .
地理学报, 1981, (04) :377-391
[5]   中国大陆上空的水汽含量 [J].
郑斯中 ;
杨德卿 .
地理学报, 1962, (02) :124-136
[6]   我国的水汽输送和水份平衡 [J].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58, (01) :33-43
[7]  
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M]. - 科学出版社 , 刘国纬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