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站与人工站地温观测数据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6
作者
杨玉霞
代玉田
机构
[1] 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人工站; 地温变化; 原因分析;
D O I
10.19441/j.cnki.issn1006-009x.2011.04.007
中图分类号
P412.11 [温度观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德州2006—2007年自动站和人工站地温平行观测数据,分析地面、5~320cm层地温对比差值的日、月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0~15cm层差值日变化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即白天差异较大,夜间差异较小。地面0cm、地面最高、地面最低温度的人工观测值偏低,月平均差值均为负值。其中地面最高温度差值变化幅度最大,标准差为0.62℃;其次是地面最低温度,标准差为0.23℃;地面0cm层差值变化幅度最小,标准差为0.15℃。15~20cm层月平均差值为正值;5~10cm、40~320cm层月平均差值为负值,并且差值变化幅度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变小。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和温度的变化是导致地温差值大小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濮阳市0cm地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贾金明 ;
朱腾冉 ;
王惠芳 ;
谢若梅 ;
钟天华 ;
田国卫 .
气象科技, 2009, 37 (03) :330-335
[2]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的原因 [J].
司志华 ;
柳红 .
山东气象, 2009, 29 (02) :70+72-70
[3]   自动站与人工站相对湿度观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J].
余君 ;
牟容 .
气象, 2008, 34 (12) :96-102
[4]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最高温度误差分析及消除 [J].
廖丽光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01) :85-86
[5]   自动与人工观测降雨量的差异及相关性 [J].
任芝花 ;
冯明农 ;
张洪政 ;
鞠晓慧 ;
王颖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358-364
[6]   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
张建平 ;
赵艳霞 ;
王春乙 ;
何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179-1184
[7]   气候变化对河南南部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J].
陈英慧 .
气象, 2005, (10) :83-85
[8]   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 [J].
胡玉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6) :719-726
[9]   Ⅱ型自动站与常规站温湿度观测记录的比较 [J].
顾品强 ;
王美华 .
气象, 2003, (01) :35-38
[10]  
气象应用概率统计学[M]. - 气象出版社 , 屠其璞等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