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我国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分析及产业化发展建议
被引:13
作者:
陈立坤
[1
]
杜丽霞
[2
]
王岩春
[3
]
仁青扎西
[1
]
卞志高
[1
]
李洪泉
[1
]
机构:
[1]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2]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业局草原站
来源:
关键词:
牧草种子生产;
农牧民;
草种子;
畜牧业;
进口;
黑麦草;
牧业;
禾本科牧草;
产业化;
种子质量监督;
种业发展;
种子产量;
种子生产;
良种繁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6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正>草种,作为草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牧草种子生产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国的牧草种子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畜牧业推进和绿化景观的重视,牧草种子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供不应求,我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牧草种子,发展草种子生产的市场潜力巨大。然而,我国的草种子生产总形不成气候,形不成规模,形不成专业化、产业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