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卢梭: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被引:5
作者
杨光富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理想国》; 《爱弥儿》; 教育史; 哥白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35.65 [];
学科分类号
0603 ;
摘要
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留存于世,即使其他教育著述全都被焚毁,教育园地依然馥郁芬芳。“把儿童看作儿童”观的提出,确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然教育体系,同时也启迪了裴斯泰洛齐、康德、杜威等一批近现代教育家。自此,西方教育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儿童的兴趣、特点上,一次以研究儿童世界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展开,到杜威时代达到了高潮。即使儿童犯了错误,也绝对不能采取体罚等惩罚措施,应让他们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有名的“自然后果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