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高效率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分析

被引:25
作者
陈波
张益锋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国有企业; 综合评价体系; 经济效率; 社会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评价大致有三种,即"国有企业有效率论"、"国有企业非效率论"、"国有企业效率悖论"。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一个关于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个层面对我国国有企业效率进行科学全面的评判。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整体效率并不比私营企业低,无论在经济效率还是社会效率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近年来是不断提高的。因此,只有私有化才可能实现高效率、私有化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等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9+159 +159-1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坚定不移地科学推进国有经济调整和改革 [J].
程恩富 ;
毛立言 .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0) :7-13
[2]   辩证地看中国改革三十年 [J].
刘国光 .
经济纵横, 2009, (01) :1-5
[3]  
Jajuga,K.,Sokoowski,A.,Hermann Bock,A.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and Data Analysis . 2002
[4]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对中国10个大城市508家企业的调查 [J].
李培林 ;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1-56+205
[5]   中国经济的高绩效与制度优势 [J].
程恩富 .
社会科学, 2000, (05) :7-9
[6]   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 [J].
林青松 ;
李实 .
经济研究, 1996, (07) :73-80
[7]   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2000, (06) :41-50+78
[8]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创造竞争的环境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改革, 1995, (03) :17-28
[9]  
海派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程恩富,顾海良主编, 2006
[10]   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 [J].
刘元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07)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