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被引:10
作者
董焱
叶公强
刘定祥
刘洋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潜力评价;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耕地整理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显得日益重要。耕地整理的潜力评价作为整理基础工作,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实践工作为基本,指出评价工作应从单一指标过渡到多指标综合考虑,提出耕地潜力评价体系应包括增加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投入产出比、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等方面,以期在评价工作中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土地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初探 [J].
张正峰 ;
陈百明 ;
董锦 .
资源科学, 2002, (04) :43-48
[2]   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 [J].
罗明 ;
张惠远 .
资源科学, 2002, (02) :60-63
[3]   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 [J].
刘友兆 ;
王永斌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3) :59-60
[4]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J].
陈百明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197-203
[5]   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 [J].
王万茂 .
中国土地科学, 1997, (S1) :62-65
[6]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倪绍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土地整理.[M].严金明等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