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三七根腐病病原研究
被引:99
作者:
缪作清
[1
]
李世东
[1
]
刘杏忠
[2
]
陈昱君
[3
]
李云华
[4
]
王勇
[3
]
郭荣君
[1
]
夏振远
[4
]
张克勤
[5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3]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
[4]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所
[5] 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
病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72 [草本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三七根腐病是三七的重要病害,是限制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方法】在田间进行系统的三七根腐病害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室内致病性测定,并进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结果】发现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黄腐型、干裂型、髓烂型、急性青枯型、湿腐型和茎基干枯型等,但以黄腐型和急性青枯型较为常见,其中干裂型、髓烂型和茎基干枯型是新发现的三七根腐病症状表现。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类群主要包括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C.didynum、Fusariumsolani、F.oxysporum、Phytophthoracactorum、Phomaherbarum、Rhizoctoniasolani等。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didynum、C.destructans、P.cactorum、P.herbarum和R.solani均能导致块根不同程度的腐烂。田间人工接种以P.cactorum和P.herbarum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48.4%和50.0%。C.destructans和C.didynum的致病力虽然较弱(C.destructans为23.5%,两株C.didynum分别为28.0%和15.2%),但在田间分布范围广,分离频率高(Cylindrocarpon属真菌最高组织分离频率为100%),且可导致典型的黄腐型症状。【结论】C.destructans和C.didynum是田间三七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
引用
收藏
页码:1371 / 137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