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艾滋孤儿心理救助的思考

被引:9
作者
俞宁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艾滋病; 孤儿; 心理救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艾滋孤儿不仅承担着巨大的生活重担,而且还承受着无形的心理压力,这些儿童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为维护艾滋儿童的权利,实现社会公正,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尤其要防治艾滋孤儿被社会边缘化的现象发生。艾滋孤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的、法律的或者社会政策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问题。认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救助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探索和参考的意义和现实示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42 / 8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洲艾滋孤儿现状及对我国的警示 [J].
吕新辉 ;
毕振强 ;
傅继华 ;
钱跃升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01) :96-97+86
[2]   中国部分地区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生存现状研究 [J].
许文青 .
社会福利, 2005, (10) :41-44
[3]   河南省艾滋遗孤救助体系和安置模式 [J].
刘保仓 .
社会福利, 2005, (10) :12-15
[4]   探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工作 [J].
安宁 .
社会福利, 2005, (10) :9-11
[5]   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救助 [J].
靳薇 .
社会福利, 2005, (10) :32-36
[6]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 [J].
严谨 ;
肖水源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10) :888-890
[7]   从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阳光村”模式看家庭寄养 [J].
俞宁 ;
张玉霞 .
社会福利, 2003, (10)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