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新阶段与新挑战

被引:51
作者
马向明
陈洋
机构
[1]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湾区城市格局; 区域合作; 关系空间重塑;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30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自港澳开埠以来,粤港澳的合作便成为了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港澳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世界银行报告认为珠三角已是东亚最大的城市连绵区,数据的分析显示:在连绵无序的大地景观后面,珠三角城市群在区域产业和城市功能分工方面已出现秩序。广深两大不同特质的核心崛起,带动城市群不断走向成熟,但同时,珠三角和香港之间的分工却由清晰走向了模糊,两地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双方受益明显的合作关系。湾区通道设施建设、全球化的变化等因素正在重塑珠三角城市群的功能与形态。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标志着三地的合作进入到了国家议程,合作的范围也提升到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合作的新阶段。这种尺度的空间合作将有助于珠三角城市群多中心的缝合,推动城市群走向去等级化的格局,有利于区域的创新发展。然而,从知识经济时期生产与消费者的关系方面来看,新世纪香港产业转型的不成功,显示出空间的社会属性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香港与西方的制度关系使它成为中西交流的门户,回归以后,西方认为香港是中国的城市,而在中国它又处于体制之外,空间属性的模糊带来空间实践的矛盾,因此,关系空间的重塑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762 / 77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制造业回归:拯救香港经济的唯一出路——关于构建“深港跨境新兴产业经济走廊”的建议 [J].
李罗力 .
全球化, 2017, (06) :42-48+60+134
[2]   港澳台与广东省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研究 [J].
邴綨纶 ;
毛艳华 .
现代管理科学, 2017, (04) :27-29
[3]   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与资源配置效率 [J].
李澎 ;
刘若阳 ;
李健 .
经济地理, 2016, 36 (10) :46-51+59
[4]   珠三角城市群热岛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研究 [J].
丁硕毅 ;
乔冠瑾 ;
郭媛媛 ;
伍雨轩 ;
王宝民 .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 (05) :681-690
[5]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空间过程重建 [J].
丰佳佳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10 (02) :71-76
[6]   政府“偏爱”与城市发展:以中国为例 [J].
王垚 ;
年猛 .
财贸经济, 2015, (05) :147-161
[7]   OMI遥感珠三角城市群NO2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J].
刘显通 ;
郑腾飞 ;
万齐林 ;
谭浩波 ;
邓雪娇 ;
李菲 ;
邓涛 .
热带气象学报, 2015, 31 (02) :193-201
[8]   “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 [J].
杨保军 ;
陈怡星 ;
吕晓蓓 ;
朱郁郁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2) :6-23
[9]   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增长 [J].
魏后凯 .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4, 1 (01) :4-17
[10]   创新粤港澳合作模式探讨 [J].
赵玲玲 ;
高超平 .
特区经济, 2011, (08) :22-23